menu

亞太總會緣起
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示生人間,降生在印度迦毗羅衛城的釋迦國,29歲捨棄王位名利、榮華富貴,歷經苦修、實證、說法49年,世壽80歲。
佛入滅後,佛典歷經四次結集,大約在東漢明帝永平元年,大乘佛法開始傳入中國。印度貴霜王朝的迦膩色迦王命「脅尊者」作佛典第四次結集,大毘婆娑論即此次所出。馬鳴菩薩及脅尊者倡導大乘法,得迦膩色迦王之護持,並建寺供養大乘僧眾,佛像也開始出現,馬鳴菩薩著大乘起信論。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佛教東傳 一般來說,大致傳入路線:

北傳佛教:  從古稱犍陀羅(巴基斯坦、阿富汗北境)經由中亞、西域(新彊)、河西走廊抵達中土,古稱「絲綢之路」。之後遠傳至韓國、日本,這條路線傳播的教義內容史稱「北傳佛教」。


 

南傳佛教:
  從南印度經斯里蘭卡海路傳至印尼、緬甸、泰國、柬埔寨、越南等地,部份支派登陸華南進入中國地方,此路線即為著名的「海上絲路」,又稱「南傳佛教」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藏傳佛教:   從東印度越過喜馬拉雅山進入西藏,成為佛教較晚傳播路線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•戰後漢傳佛教
  1945年二戰結束,臺灣進入國民政府時期。稍後的1950年代,因為中國lt 國共內戰與中國共產黨不允許宣揚佛教等因素,來台定居的中國佛教傳道人日漸增多。1953年,大仙寺傳戒為台灣戰後舉辦首次傳大戒。不同於以往漳泉流行的較偏向世俗化的佛教,強調「無神論」的漢傳叢林佛教,在此時正式於台灣耕耘。經幾十年的宣教,佛教於1980年代中期開始於台灣流行。加上經濟發達、政治鬆綁等因素,由中國大陸傳入的中國系統大乘佛教成為佛教的新興主導力量。不但佛教信徒增多,以往從未出現的佛經偈語也大量出現於各種場合。
  就佛教團體規模來看,則以慈濟基金會、佛光山、法鼓山以及中台禪寺等四團體的影響力最大,被台灣佛教史家江燦騰博士列為戰後臺灣佛教四大事業道場。
  電視弘法不遺餘力的淨空老和尚,法音宣流遍及亞太地區,佛陀教育基金會發行的老和尚嘉言錄、CD以及華藏電視台錄製的DVD更是汗牛充棟。對於亞太地區佛教徒,頗具影響力。


金剛山亞太總會緣起

        金剛山導師宗仰法師,以弘揚大乘經教為己任;廣度一切眾生為本願,弘法足跡遍及東南亞。 直到2004年,常住印尼廖內,當地信眾才成立護法會,並設計logo向當地政府登記為印尼佛教金剛山總會。爾後,發展為三個基金會,即金剛山本願寺基金 會、白沙港雲殿寺基金會、宗教大學基金會,大家同心協力護持導師設立宗教大學、培育宗教師的宏願。
這期間,導師也常進出馬來西亞柔佛,當地蓮友偕同到各地佛教會講經開示,2006年來到檳城,園主捐地,懇請導師興建摩尼禪院,爾後,地藏寶殿、舍利塔林、香雲洞、金剛山研究所籌備會陸續設立。居士們於2011年籌組金剛山檳城佛教會,護持導師在馬來西亞的弘法大業。

2000年至2003年間,導師在新加坡錄製《華嚴經》CD,已經結了不少法緣。2009年於新加坡弘法中心,講《地藏經》、2012年講《圓覺經通觀大義》,不僅利益當地蓮友,印尼和馬來西亞信眾也都前來聆聽。2013年,新加坡也成立護法會,再度邀請導師於新加坡弘法中心,講《金剛經通觀大義》,台灣護法來了10位,其中吳金雀居士,眼看金剛山各國護法齊聚新加坡,何不藉此殊勝因緣辦個聯誼會,這也是金剛山亞太總會第一次聯誼,四個國家,總共66人參加。

  至於台灣方面,北、中、南都有金剛山信眾,卻缺乏聯繫與組織,直到2009年,於彰化成立中華民國金剛山文教協會,才將北、中、南信眾納入協會。當時最大成果是製作《地藏經研討》及《華嚴經通觀大義研討》兩套DVD。

因緣際會下,2012年,桃園講堂遷移至高雄講堂,南部信眾立即成立護法會,此時,北部弘一精舍也成立了護法會。導師本著同體大悲之信念,有意結合北、 中、南護法會的力量,共同護持正法,所以授命文教協會執行長籌組亞太協會,將全國性的協會提升為亞太區域性,甚至擴大為國際性的組織。  

•2014年5月金剛山亞太地區四國的基金會理事長與志工(台灣 馬來西亞 新加坡 印尼) 在印尼拉威召開第一次亞太籌備會議,並於6月在台灣漢來飯店續開第二次籌備會議。2015年1月在高雄舍利館,金剛山北中南的幹部志工齊聚一堂,在法律顧問陳貴德律師的協助下,完成亞太總會章程,此次會議決議亞太總會的理事長將由林周淑枝會長擔任。並正式向內政部申請登記。​經過兩年多的籌劃與努力,金剛山亞太總會終於在2016年7月,正式在台灣登記成立,亞太總會的成立,標記著金剛山弘法利生的工作將開啟另一個階段的輝煌與挑戰,導師不忍聖教衰,率領金剛山四眾弟子的汲汲努力精進修行下,秉持著佛陀的精神續佛慧命,承接著教化眾生的使命。亞太總會將在亞太地區,整合各國資源利生濟民,不論是在教育文化或佛法的推展,能使眾生現世安樂離苦得樂,達到社會安定世界和平的宗旨。
  僧俗二眾同心協力,精進於菩薩道,祈願正法久住人間、眾生離苦得樂!